top of page
ree

我們一般在談論關係,經常談及婚姻、愛情、親情,其中親情分成原生家庭、親子關係兩類,接著是友情、事業伙伴。不過大家是否曾好奇,在這麼多關係中,有一種關係其實也很重要,我們也受其影響許多年,影響力不亞於愛情,但我們卻鮮少談論,而這關係的故事也經常可從新聞、社會事件,甚至在許多大小法院判決中常見的關係糾紛,就連本週法務部亦宣布開始著手修法,修與該關係之繼承特留分的民法法規。大家知道那是什麼關係嗎?兄弟姐妹關係。


在眾多諮詢案件中,經常會上前諮詢、解析星盤的關係為婚姻、愛情、親情、友情、事業伙伴,時常需為委託人繪製關係星盤、聽著他們的故事,接著為他們逐步釐清思緒。但為了「兄弟姊妹」議題而前來委託的人不是沒有,而是真的比較少,過去經驗有碰過擔心兄弟姊妹的事業、未來,例如:為姊姊卡債問題而傷腦筋的妹妹、為哥哥擔心婚姻問題而傷腦筋的妹妹、為妹妹擔心工作與生活決策的姊姊等。


或許你會問:「兄弟姊妹不也只是一種關係嗎?有什麼特別的嗎?」


當整理、歸納兄弟姊妹的星盤時,可以藉由這些分析結果,更認識你「真實的父母」、了解你父母究竟也「被傳承著」什麼課題、使命出現在這個生命洪流裡。真實的父母,指的是你所不知道的父母的過去、早年經驗、人生經歷、成長蛻變。父母被傳承的課題,指的是父母接受來自祖父母的餽贈,其中餽贈亦包含承擔某責任,甚至能了解父母間接吸取其曾祖父母所帶給祖父母的餽贈。


我們與兄弟姊妹之間是一種特殊的存在,像極了原生家庭關係裡亦敵亦友的「類友情」關係。對擁有同一個父母的兄弟姊妹而言,我們是否只能關心新聞、法庭常見爭產議題、只能在意父母資源分配、資源有限的議題?除了這些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洞見呢?


我們可以透過彙整、分析「兄弟姊妹星盤」中得知,我確實得到來自父母的哪一種恩惠、轉化機會,當然也能更清楚知道我可以為這條靈魂洪流解決什麼樣的「結」,倘若能在你的這生將這「結」昇華,那麼你就能躍昇至另一個層次,這種層次如同為你的資本多增加了一個「0」,這些洞見可以更精準地幫助我們覺知此生的我們所能及的路與極限。


兄弟姊妹星盤中有意思的星象:

  1. 倘若你發現委託人與其兄弟姊妹星盤中,皆有4、10宮議題。發現這對兄弟姐妹不僅與家人關係緊密,也乘載父母對「事業/形象」的重視,妙的是兩位落10宮是火星、一位落10宮是月亮,可預見其皆將會朝著耕耘自己形象的路前進,各個都有當自己專屬老闆的渴求啊!

  2. 倘若你發現委託人與其兄弟姊妹星盤中,其金星、火星皆為同屬性之三合星座。發現這對兄弟姐妹在關係中皆有高度意願承擔自己對於付出、接受承諾責任的習慣,是一群枕邊人眼中很罩的伴侶。

  3. 倘若你發現委託人與其兄弟姊妹星盤中,皆有行星呈無相位。發現這對兄弟姐妹乘載父母有如「斷橋」般的孤寂與專注感。這能是禍、也能是福啊!

ree

今天參加一場占星講座,其中印象深刻是討論「擇時」,過去我開業時也有幫自己擇時,今天再次聊到擇時話題,讓我聯想到近期常聊的「人際關係合盤」話題。


我們怎麼「擇時」呢?以開業行業屬性、開立目標進行日子、時間的篩選,好讓開創的事業可獲得來自天地萬物的能量加持,讓我們事業走得更為平步青雲。先定義事業的幸運行星、幸運物、關聯物,接著再以所需要的條件進行日子、時間的篩選,通常這時客戶會有時間限制,因為必須搭配他實際開業的事前準備、作業時間。


然而怎麼「擇人」呢?與「擇時」邏輯相近,一樣必須先熟悉當事人本命盤。除了掌握本命盤的先天元素外,最好要與當事人談過後,以便我更能掌握其不同行星之發展程度為何,發展程度因人的後天學習、經驗而有所不同,這些不同的歷練影響著我們能否搭上當時流年帶來的機會與禮物。


在掌握本命盤、掌握當事人不同行星發展程度後,接著探尋當事人「擇人」目標、目的、場合等,詢問精確後,我才能對症下藥,給出適合的方針,甚至是對於客戶提供的資料進行選擇。這一樣與開業擇時一樣,都需要清楚知道「我們開業的目標」、「我們擇人想完成的目標」。


回想到今年4月時,過去任職的公司同事敲我,他說到最近在尋找助理,他好奇詢問占星是否可幫助他「擇人」,我說可以,接著後續進行必要的了解、討論、搜集資訊。他在這已當任管理職三年以上,他剛經歷一波被二位助理黑的日子,雖然他們皆沒有黑成功,因為這位主管是一位做事非常認真的人,在我尚在此公司任職時,經常可見他單位績效優異,並且時常能對部門提出具體優化項目、新觀察點。總之,這位主管在單位有著屹立不搖的信任、能力。


這位主管得知貼身助理黑他後,深感痛苦、苦惱,經過一些時間後,因工作需要,仍然需招募足夠助理,隨後他對幾位面試者的抉擇感到傷腦筋,因此找上我。我看過他所提供的資料、探尋他的需要後,給了他抉擇建議。


在今年七月時,我們有約會,無意間關心到他的新助理狀況,我真的是看著他雀躍的臉龐在回答我問題,真是替他覺得開心,感謝他採納我的建議、實踐,也感謝老天爺保佑這位用功的孩子。


回想我當時怎麼為他「擇人」呢?方法如前段所述,邏輯不複雜,但是要把每個階段的作業做得仔細,才有辦法讓每個階段的判斷都很穩,穩的話,後續提供的建議品質當然好。回想這件事感到很喜悅,過去他是我的同事,如今我們再次以「服務」搭上線,感恩的心,也感謝我自己。

ree

我們需要的是一個重新詮釋自己特質的機會,換句話說,我們需要把既有觀點放旁邊,重新讓自己的特質有呼吸新鮮空氣的機會、讓特質暫時有其他代言人。


拋下病不病、拋下對與錯、拋下得體不得體、拋下道德不道德、拋下你原本的習慣與感受,現在起,請伸出雙手承接宇宙、光的能量,相信每件事情都有他更美麗、更溫柔的詮釋視角。

每每聽客戶、個案、友人說自己的故事,只要一提到「負向觀點」,我經常有想為他重新詮釋一遍的衝動,以前還沒這樣子,但因為已有自己的信念了,所以不由自主會以「重新詮釋」的方法來「區別你我」,區別你我是為了讓身體聽進去的是自己的語言,而非對方的觀點,這也是身體自我保護能量場的反射動作。


現今有許多因社會發展快速而產生的心理病,但這個「病」是否有其他的詮釋方式,想了很久,想到了,是因為我們對於「診治」這不適情況有「在時間內能治癒」的期待,當然會有這期待是因受限於生命有限的條件。倘若把這難受感拉開,並以更宏觀視野來看,會不會發現什麼亙古不變的道理呢?


回想以前過去所讀的歷史,改革肯定從器物開始,無論是制度、人文風氣與習慣的革新,肯定是排在器物改革之後。換句話說,現在就是處在器物改革的時代,光只是父母與我們僅一代差異,即因科技誕生劇烈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,不僅衝擊父母舊習,也大大考驗我們對新社會的詮釋,及其衍伸文化的適應。


更也因為如此,我們「主動更新」自己的觀點、「主動更新」詮釋視角的習慣,再加上暫時放下舊的框架(而非丟棄舊思維),則能讓我們走踏在新社會的潮流,更能屈能伸,可讓自己因配戴多種詮釋角度的秘密武器,讓自己面對各種失與得都有喘息空間、回頭修正重新來過的機會。


再回到上述提及的病,還會覺得自己病嗎?我想這或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現象,你我都只是這條生命洪流底下的一個生命體,面對颱風,我們趴下,面對地震,我們趴下,隨著世界變化而載浮載沉。因此,保有對各種經驗的詮釋彈性,是持續、平靜、自在生存於世上的必然趨勢,你準備好了嗎?

  • istockphoto-2188547469-1024x1024-fotor-bg-remover-20250919232012_edited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Line

© 2025 by 飛的哲學‧實心幸福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