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ree

如果你口中的「信任」,可以那麼一下子就被擊垮,那可能要思考你有多少一廂情願的時候。


之前聽過一種感嘆:「人與人之間信任,很容易被破壞」,我聽的時候覺得挺狐疑,覺得如果容易被破壞,那你們關係還稱得上信任嗎?或許你以為相互示好就是信任?


信任的組成是什麼呢?

除了需經時間考驗外,雙方也要有一定的智慧,他必須得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,才有辦法履行「信任」,信任是一個「與人連心」的長跑專案,必須有能力,才經得起路上的風雨。


換句話說,智慧受阻之人是難以完成「信任」工程,可能會在中間打道回府,或是發現自己承擔不起,因此必須得中途放棄。這些在下下策的情況,是可能會讓對方有「突然被反咬一口」的感覺。


智慧能力不足不代表不能履行信任工程,只是風險較高。常說高風險、高報酬?覺得這時也變得不見得了呢!

ree

今天與一行來自台南西港朋友聊到「緣分」。


他們專程來拜訪苗栗白沙屯故友,他們這一回也20年沒見面了,很開心今天重聚於此,我這看似不相干的角色,但也融入的恰到好處,感謝他們的邀請,覺得榮幸。


「你們這樣的情感真的不容易,很珍貴」我說。


大哥聽完後,很有感觸地與我分享他的人生體悟,他提到親情、友情,有時還真令他無法分辨老天爺安排的用意,原以為的親情有時發展地也令人跌破眼鏡,而萍水相逢的友情卻有時也綿延的超乎預期。


覺得是這樣子沒錯呀!老天爺為你倆關係增添一份「親情」、「友情」標記,也只是為你們這輩子往來增添一份「續緣(接續上輩子緣份)」的機會。至於續的如何,其實也不重要,就像是樂透彩券開獎,只是增添你們「碰撞」機會而已,有緣就有緣,沒緣也無妨。


- - -


我們從「關係」聊到「親情」,再聊到「分財產」。當大家說起看過的「分財產」故事時,接著開始「感嘆親情」。


這讓我想到了代書業務的「繼承案件」,辦理繼承案件的客戶們,是「實實在在」的「一家人」,你想想看,除了婚喪喜慶之外,很難有機會需要全家人一次出動吧!


當辦理繼承案件的客戶來到事務所時,那種感覺很像是看著許許多多的「複製人」,有的是複製「長相」、有的是複製「口氣」,也有的是複製「習慣」,各式各樣的複製,更讓我曉得傳承、孕育的力量。


有的繼承案件客戶還在門口時,就能透過「互動」感受到氛圍,這讓坐在事務所等待的我,還足夠我幾秒鐘思考等下的談話進行方式,畢竟與客戶有「共感」是很重要的。


當部份人入座後,有的家人會開始詢問代書繼承事宜,有的則會等到全體坐定後才詢問代書。坐定後,有的長輩會先發言,有的長輩會坐在一旁很像來參觀或當陪襯。這些小細節都足以讓你對「家庭氛圍」有所概念、掌握。


但你說有哪一種比較好嗎?其實沒有。東方文化重視「孝、道」,但旻謁認為「各自負責、相互尊重」就已是對老天爺最好的回饋,無需抱持「親情肯定得要如何對待」的理念,那樣只是加速你因「對親情的錯誤預期」而走向失望而已。


- - -


我們經常可透過網路媒體、報章雜誌,看到繼承案件裡那支離破碎的家庭關係,接著大家會開始感嘆,感嘆好好的家庭怎麼變成如此,我聽到這樣的討論時,其實很難過,覺得會這樣做結論的人,他其實也只是想證明「原來人世間的親情也不就如此」。


覺得不是這樣判斷的,也不是所有的親情都如此,更也不是「就是因為是親情」所以如此。親情標記,只是老天爺增加你們這輩子相處機會的方法之一,友情標記同樣如此。


我們要如何看待「親情」呢?


真實面對你與他們各自的感受,尊重彼此的安全底線、正視彼此都有各自的恐懼、課題,若心中有不清楚的地方,試著表達、試著解開誤會,儘管最後沒緣、沒有如你預期的好感受也沒關係,那也只是代表你的這部分緣淺。


無需感嘆,也無需特別以此結論做關於親情的註解,因為那只是利害關係的自然現象。


好好地隨同代書引領下,與同為其他繼承人的大家一同協議分配、一同做最好的安排即可。而你也別擔心,老天爺是公平的,他沒給你親情的緣,也會給你別種你所盼望的緣。

ree

古人說「門當戶對」,說得不錯,但我更強調「心門當戶對」。今天想來聊聊「無知的抱歉」。


機器與機器之間,只要卡榫對好、孔對好,電切下去就能運作。人與人之間,除了經常提到的三觀正確外,還有「心門」有沒有對到位也很重要。心門,是能理解彼此的能力、能換位至對方處境感受的能力,這無疑是在考驗是否具備「覺察能力」,有覺察能力者,不但可以理解對方,也能與對方在同一頻率一起療傷。


當一段關係發生衝突時,除了嘗試以口語表達解開誤會,也會嘗試將溫和姿態融入關係,成為關係的調和劑,漸漸的,這段關係會好轉起來。可是若當一方「沒有能力理解」你的感受、你的處境時,就不具備「心門當戶對」的要件,這下怎麼辦?沒能怎麼辦,就只是「終於」知道彼此在同理彼此的能力上有落差,無法強求。(帶他參加飛飛開設的聊心實體聚會,一起學習、省思關係經營議題)


咦,那這樣的關係,當初到底是怎麼湊在一塊?很多可能呀!一見鍾情、一見如故、一拍即合的順眼,就可能會遇到。


在與人交友時,一開始即留意「心門當戶對」條件,好讓我們更清楚如何拿捏關係遠近、關係定位,這就像為關係買保險,可以為未來關係遇上危機時,能確保有一定程度的同理能力基礎、條件,有這樣的能力則能保證關係修復機率。


想想看,倘若選擇了「心門當戶不對」的對象時,你能理解對方的痛楚,而對方不能理解你時,你可以毫不在意嗎?發生一次還好,發生第二次也還能承受,但如果這段關係都一直是如此,不曉得可以撐多久才是。我們能呵護心愛的他,但誰來呵護也想被心疼的自己呢?看起來只有「時間」吧!時間是萬事萬物的療癒之母。

  • istockphoto-2188547469-1024x1024-fotor-bg-remover-20250919232012_edited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Line

© 2025 by 飛的哲學‧實心幸福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