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昨天到一間餐館吃飯,餐館不大,但裡頭滿滿因享受餐點而頂著喜悅臉龐的客人。
一進門後的我,被第二排一位年齡約長我5歲的先生兼爸爸身分的男子目光吸引,我別無有他。入座前,這名男子約莫又看了我約3次,我心想,我臉上有東西嗎?還是我奇裝異服?心想:「我也沒穿著特別露,中規中矩的一套暗紅色民俗風洋裝,還是他看我是孕婦覺得很奇特?」,後來被隔壁傳來的義大利麵奶香中止這場腦內對話。
餐點上桌前,我被隔壁桌享受著餐點的神情吸引著,感覺桌上的菜色很美好,同時聽著自己肚子咕嚕地叫。在我享受獨自等待餐點的時光,那位男子又看了我一次,而且他是轉頭看,接著他們一家四口的女兒、媽媽也朝我這裡看了我一眼,他們一來一往的看我,讓我對他們一家的用餐氛圍感到好奇,所以我也觀察他們一些時間。
觀察後發現,那桌的媽媽從頭到尾都是雙手插著腰,那桌的二位孩子從頭到尾被他們爸爸念、被他們媽媽嫌,其實孩子看上去也不小,大約小五至國一的年紀。從那桌傳來的「唸」聲並不是很小聲,餐館不大、天花板沒有特別高,所以唸什麼大略可聽得一二。原本期待這桌爸媽進行夫妻對話、閒聊,但沒有,他們只是頂著一張僵硬的臉、四處望,或者是唸她們的孩子。我試圖讓眼光停留在他們附近,想再等待一些時間確認其用餐氛圍有沒有變化。沒有讓我等到就是了,他們顯然沒有想與對方對話、問候的需求,看起來只是在從事一件例行公事-進食,還不是「享受」餐點的等級。
瞅了幾眼後,我也沒興趣多看。心想著,這妻子目前大概過得不太幸福吧!不知道她有沒有曾經感覺幸福過?祝福她過去至少曾嘗過幸福的滋味,哪怕幸福是姊妹淘给的也行。如果心中有愛、心中有幸福,從眼神就能看出來。怎麼感覺到幸福呢?先喜悅自己的所作所為,幸福就會來了,因為你看的到幸福,所以你接的住幸福。
至於你說先生呢?覺得他看上去像是他在這個家沒有需要特別用心投入某事的狀態,或是說他似乎沒有感覺到他在這個家可以做些情感交流的投入,他也許不清楚、不知道,甚至沒有感覺到自己有被這個家需要進行情感交流。感覺他只是這個家、這位妻子情緒及氛圍的反映者。
家的幸福法則
妻子擔起讓自己過得開心的責任
妻子擔起以不帶情緒的口吻說出自己需要的責任
先生收到妻子的需要,並履行(履行討論,或履行單獨/共同實踐)
加分項目:妻子因自己需要被滿足,進而表示喜悅、開心情緒(不必表達感謝)
每個家的「家的幸福法則」不全然相同,但都有一些通則,從我角度分析通則,會以「雙方皆須承擔關係經營的部分責任」為切入點,我認為這是一個關係經營的付出與回饋機制,當一段關係的機制建立完善,且雙方皆履行,其實這樣的機制所帶出來的關係氛圍,都不會太差呢!

經營社群也幾年了,過去時常因人生其他職涯選擇而影響發文頻率,也影響投入經營社群的用心程度,自今年年初開始,終於把身邊的其他職涯工作告一個段落,今年是一個真正的新開始。
過去從事過市場調查督導工作、資訊軟體介面設計、專案經理,也從事過保險,在這10年的工作期間,我不斷地精進西洋占星知識,也透過書寫與自己大量深度對話。在這幾百個、幾千個自我對話的日子中,慢慢理出屬於自己的人生道理,這些道理與過去受教內容有些不同,當然也有些是相同的,只是所學的內容需因應文化、時代不同,而需更新、調整,在這些孤獨閉門對話的日子裡,也理出屬於自己的信念,走出自己的風格。
近一年起,是我人生嶄新開始,因有家業緣故,後來決定離開資訊軟體業,轉踏入不動產證照考試之路,從備考到考上其實不算占太多人生歲月,但光是「決定」踏入這行,則花了10年時間,無論如何我還是踏入了,現在的我正式踏在不動產行業了,我是一名地政士(代書)、土地仲介,也是一名占星諮詢顧問、自我覺察教練。
如果你問,為什麼「決定」需那麼久呢?因為我反骨,特別想擁有人生闖蕩經驗,想證明自己有獨立能力,後來我證明完了,也特別感恩在這些工作裡,得到許多主管貴人的協助、肯定。最後結了婚,在先生鼓勵下決定在繁忙資訊軟體工作的下班時間,踏入補習班進修、備考,也因這些平日晚上、周末辛勤讀書時光,終於讓我取得家父對我心心念念的地政士證照,也因為好不容易考到了,所以就順理成章地承接家業、擔任家業的第三代地政士。
在這「家業」難題搞定後,終於可讓我回到電腦前,好好的書寫自我覺察文字,常覺得一日不書寫,面目可憎,沒有省思的養分,讓自己看起來像頭不思考的野獸。現在就讓我一起將三份工作的所見所聞,紀錄在這裡吧!從不同工作視角觀察人心、看見人性,這些覺察都十分有意思呢!畢竟談到錢的關係,可不比建立自信、人生茫然的問題還小。期許自己持續在這兒書寫,享受自在徜徉的時光,願你們也閱讀愉快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