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ree

如果你口中的「信任」,可以那麼一下子就被擊垮,那可能要思考你有多少一廂情願的時候。


之前聽過一種感嘆:「人與人之間信任,很容易被破壞」,我聽的時候覺得挺狐疑,覺得如果容易被破壞,那你們關係還稱得上信任嗎?或許你以為相互示好就是信任?


信任的組成是什麼呢?

除了需經時間考驗外,雙方也要有一定的智慧,他必須得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,才有辦法履行「信任」,信任是一個「與人連心」的長跑專案,必須有能力,才經得起路上的風雨。


換句話說,智慧受阻之人是難以完成「信任」工程,可能會在中間打道回府,或是發現自己承擔不起,因此必須得中途放棄。這些在下下策的情況,是可能會讓對方有「突然被反咬一口」的感覺。


智慧能力不足不代表不能履行信任工程,只是風險較高。常說高風險、高報酬?覺得這時也變得不見得了呢!

已更新:2024年12月29日


ree

在查詢關於長輩對於財產的看法時,查到不少從事都更違老行業人的所見所聞,透過他們的文字,了解很多,其中文內提到「我們太小看老人的經驗和判斷力了,那是他們奮鬥大半輩子累積起來的成就和信賴基礎」,對這段話印象深刻,不過不只是應用在長輩,而是任何人都適用。


只要人一不小心,小看了「他」的經驗、判斷力,不知不覺會變成一種與「他」的相處方式,而如果自己沒有及時發現,就難走入「他」的內心了,因為這種相處不是相處,而是一種演講式的單向溝通,再怎麼樣都只是是自己再說,而不是聽對方怎麼說。


常在想,青出於藍更勝於藍,並不是後輩對前輩文化的反噬,而是就當下時空而言的一種符合潮流的表現方法。以前的公告現值是這樣,而現在的公告現值是那樣,就不能以現在的視角看以前的公告現值就認為過去沒價值,畢竟乘上物價指數之後,再來比較才較接近公平。不評論,感覺才是尊重不同人生經驗的合理表現。


文字來自閱讀下文心得:

老人,都更危老的主角! 先認同,才能化解!

  • istockphoto-2188547469-1024x1024-fotor-bg-remover-20250919232012_edited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Line

© 2025 by 飛的哲學‧實心幸福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