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家的幸福法則】一家的幸福氛圍,由誰來發起?
- 飛飛

- 8月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昨天到一間餐館吃飯,餐館不大,但裡頭滿滿因享受餐點而頂著喜悅臉龐的客人。
一進門後的我,被第二排一位年齡約長我5歲的先生兼爸爸身分的男子目光吸引,我別無有他。入座前,這名男子約莫又看了我約3次,我心想,我臉上有東西嗎?還是我奇裝異服?心想:「我也沒穿著特別露,中規中矩的一套暗紅色民俗風洋裝,還是他看我是孕婦覺得很奇特?」,後來被隔壁傳來的義大利麵奶香中止這場腦內對話。
餐點上桌前,我被隔壁桌享受著餐點的神情吸引著,感覺桌上的菜色很美好,同時聽著自己肚子咕嚕地叫。在我享受獨自等待餐點的時光,那位男子又看了我一次,而且他是轉頭看,接著他們一家四口的女兒、媽媽也朝我這裡看了我一眼,他們一來一往的看我,讓我對他們一家的用餐氛圍感到好奇,所以我也觀察他們一些時間。
觀察後發現,那桌的媽媽從頭到尾都是雙手插著腰,那桌的二位孩子從頭到尾被他們爸爸念、被他們媽媽嫌,其實孩子看上去也不小,大約小五至國一的年紀。從那桌傳來的「唸」聲並不是很小聲,餐館不大、天花板沒有特別高,所以唸什麼大略可聽得一二。原本期待這桌爸媽進行夫妻對話、閒聊,但沒有,他們只是頂著一張僵硬的臉、四處望,或者是唸她們的孩子。我試圖讓眼光停留在他們附近,想再等待一些時間確認其用餐氛圍有沒有變化。沒有讓我等到就是了,他們顯然沒有想與對方對話、問候的需求,看起來只是在從事一件例行公事-進食,還不是「享受」餐點的等級。
瞅了幾眼後,我也沒興趣多看。心想著,這妻子目前大概過得不太幸福吧!不知道她有沒有曾經感覺幸福過?祝福她過去至少曾嘗過幸福的滋味,哪怕幸福是姊妹淘给的也行。如果心中有愛、心中有幸福,從眼神就能看出來。怎麼感覺到幸福呢?先喜悅自己的所作所為,幸福就會來了,因為你看的到幸福,所以你接的住幸福。
至於你說先生呢?覺得他看上去像是他在這個家沒有需要特別用心投入某事的狀態,或是說他似乎沒有感覺到他在這個家可以做些情感交流的投入,他也許不清楚、不知道,甚至沒有感覺到自己有被這個家需要進行情感交流。感覺他只是這個家、這位妻子情緒及氛圍的反映者。
家的幸福法則
妻子擔起讓自己過得開心的責任
妻子擔起以不帶情緒的口吻說出自己需要的責任
先生收到妻子的需要,並履行(履行討論,或履行單獨/共同實踐)
加分項目:妻子因自己需要被滿足,進而表示喜悅、開心情緒(不必表達感謝)
每個家的「家的幸福法則」不全然相同,但都有一些通則,從我角度分析通則,會以「雙方皆須承擔關係經營的部分責任」為切入點,我認為這是一個關係經營的付出與回饋機制,當一段關係的機制建立完善,且雙方皆履行,其實這樣的機制所帶出來的關係氛圍,都不會太差呢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