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見不動產銷售管道
- 飛飛

- 8月1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今天與設計師朋友聊到他替客人剪不動產銷售物件影片,他客人長期定居於美國、銷售美國房產。觀察片中的他以中文語言進行物件介紹,我開始思索其客群為何,且片中沒有提到物件價格,也讓我格外好奇他國不動產銷售的風氣、文化為何。
在台灣的銷售風氣,近年出現許多以「吸睛、搏眼球、搏新鮮感」的方式介紹物件,看過以kuso、變裝、模仿,甚至還有劇本演出都有。
我思考到底哪一種好呢?真正潛在客戶對影片的喜好是哪一種呢?還是其實真正潛在客戶的喜好不重要,反而應讓影片受眾從潛在客戶變更為同行呢?這樣或許還能增加同行合作的機會。
現在物件曝光的管道很多,而到底哪一種曝光管道最好呢?從過去張貼黃看板,到現在廣告線上化,到底哪一種最好?還是其實沒有最好,只有用起來最方便、自己最順手的方法呢?不過不管是哪種方法,肯定都比不過「面對面線下銷售」的方法可靠,我想這是至今亙古不變最實在、但也最花時間、最考驗資深程度的方法。
🪴盤點我所知道的管道:
1. 面對面線下銷售
a. 潛在客戶
b. 同業(地政士、仲介)
2. 張貼手寫看板
3. 架設印刷廣告
4. 網路線上廣告
a. 張貼於購買的會員網站
- 自己為管理者
- 需付高昂費用
- 近年有使用氾濫趨勢
b. 張貼於免費社群、社團
- 自己非管理者
- 內文不易追蹤管理
- 需以洗頻方式張貼
c. 張貼於自己經營的平台
- 自己為管理者
- 受制平台導流成效
- 近年被盜的風險高
- 須受平台政策牽制而改變
c1. 呈現方式:文字/影片/聲音
c2. 呈現位置:開設既有平台帳號
若我將物件放在我的網站
這樣如何呢?我還能寫自己的研究與評比?
我都花錢買網域了,何不好好利用呢?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