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小讀課本、聽許多長輩導師的教誨,無一不告訴我們要飲水思源,但要怎麼飲水思源呢?
從自我覺察、觀察社會文化的心得裡,常有一種心得,覺得這世界缺的不見得完全是道理,當然「道」很重要,但「方法」也是不容忽視的部分,甚至從「世代」的角度來看,認為「方法」才是「活化關係」的藏鏡人。
因為「方法」不能太八股,必須得要跟著上潮流,甚至得跟著上這個時代的「痛點」,畢竟「方法」是連結關係的橋樑,效果如同在中醫診所電療一樣,必須得要做到位,才能讓人聽了有接地氣感,沒接地氣的方法,再怎麼有價值,也是起不了作用,如同對牛彈琴。
